【台灣的特色三】

【高山島】

【東北亞東南亞的交會】

【漢藏文化的南界】

【南島文化的北界】

【漢藏語系與南島語系的唯一交集點】

【傳統中華文化的保存的地】

【蔣公退守臺灣帶走3人代表中華文化的根】

【中文繁體字的保存地】

【中華武術保留地】

【東北亞東南亞的交會】

【漢藏文化的南界】

【藏傳佛教及日本東密在台灣】

【南島文化的北界】

【漢藏語系與南島語系的唯一交集點】

【漢藏文化的南界】

【南島文化的北界】

【漢藏語系與南島語系的唯一交集點】

【蔣公退守臺灣帶走3人代表中華文化的根】

蔣公退守台灣帶走這3個人 也帶走了中華民族的根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40308?lang=b5

蔣公退守台灣帶走這三個人 移走了中華文化的根

傳統文化道 儒 釋中華民族蔣介石孔聖人孔德成道教“張天師”張恩溥、第七世章嘉活佛。

 說起傳統文化,我們會很自然地想到道、儒、釋三家。這三家的文化充滿智慧,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璀璨明珠。而蔣介石在1949年撤去台灣時,不僅帶去了黃金、珍貴文物、各行各業的高端人才,還指令帶這三個人同去,這三個人是誰呢?

第一位是孔聖人的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

孔德成出生時候,為防有人偷換嬰兒或出現意外,當時的北洋政府派軍隊包圍了產房,到處設崗,並由一位將軍坐鎮孔府,北洋政府山東省省長屈映光與孟(孟慶棠)、顏(顏世鏞)、曾(曾繁山)三氏的奉祀官同時在場監督。

孔府上下門戶齊開,就連只有喜慶大典、迎接聖旨和舉行重大祭祀活動才開的重光門也不例外。偏巧王氏難產,於是有人建議再開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時才能打開的曲阜正南門,“小聖人”才會進來。

台灣旅遊歷史

陶氏依言派人打開正南門,還把一塊寫着“魯班高八丈”的木牌掛在後堂樓的角門上,以抬高地勢。之後,孔德成終於順利誕生。孔府令人四處敲鑼十三下,通報小公爺誕生,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賀,北洋政府亦於曲阜鳴禮炮十三響,以志聖裔不輟之慶。隨後復聖顏子奉祀官-顏世鏞負責在其出生證明上簽字公證,上報北京內務府。滿百日時,孔府收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大總統令,孔德成正式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

蔣介石對31代“衍聖公”孔有德十分尊重,1937年,在曲阜即將落入日軍之手前,蔣介石緊急派七十二師師長孫桐萱親自將孔德成護送到武漢,後來再遷居重慶。

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日軍在完全佔領山東之前,就提前派先遭部隊進駐“三孔”。1938年1月,日軍進入曲阜後,便派兵把守孔廟,組織軍官和士兵進行參拜。

直到1945年8月日軍投降為止,曲阜“三孔”在日軍佔領時期基本沒有受到任何破壞。據傳,日軍佔領曲阜後,士兵見到孔府的汽車,都要鞠躬行禮,進入民宅發現牆上有孔子像也會鞠躬致敬。

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孔子從至聖先師淪為“孔老二”之時,當大陸紅衛兵在“孔林”掘墓三尺,歷代衍聖公被挫骨揚灰之時,孔德成在台灣或許更能理解“道統不滅”的真意。

第二位是道教“張天師”——張恩溥

江西龍虎山在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到此定居,世代相傳,龍虎山也成為正一天師道的祖庭,歷代張天師原居“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以張天師聞名於世。

1949年2月,63代天師張恩溥遷往台灣。張恩溥一到台灣,就創立了台灣省道教會,並設立“嗣漢天師府”駐台辦公處,以示道教“教統”來到了台灣。張恩溥更是創立了中華道教總會,併當選為理事長。他在此前後肯定已經獲悉,“祖庭”江西龍虎山的上清宮也在“文革”中被毀。

1969年,張恩溥羽化。問題來了,張恩溥攜至台灣準備承繼“張天師”的長子張允賢先前已過世,天師之位只能由堂侄張源先繼承(還有一種說法是代理掌教)。在那個“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除了部分信眾,張天師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彷佛已經是上個時代的封建把戲,官方自然也沒有興趣去關心。

台灣旅遊歷史

張恩溥(圖片:攝於1894-1969間)

可到了改革開放,在數十年的唯恐避之不及之後,中共在上世紀90年代突然推出了自己版本的“張天師”——張金濤。按照官方的宣傳,張金濤是張恩溥的“嫡孫”,當然比台灣的“侄子”張源先更有資格當這個天師。

但事實上,“嫡孫”張金濤甚至都不姓張,他不過是張恩溥二女兒張稻香的兒子,本姓魯,改了姓來爭這個天師而已,但終究是完完全全的外姓人。而按照兩千年來的傳承規矩,張天師一向以張氏血統為第一原則,從未有外姓染指的先例。而張金濤那邊只死抱住一點,歷代以來,從來沒有天師離開過龍虎山。你搞你的血統論,我玩我的地域論,反正我就是張天師了。

又是一個歷史的巧合,2008年10月17日,也就是孔德成逝世前的11天,“張天師”來台後的第二代繼承人張源先也“羽化”了。但張恩溥張源先留下的“教統”由張道禎在2009年5月正式在台灣繼承。可能讓張金濤最尷尬的是,張道禎繼承的是“第64代”張天師,而他在大陸卻一直以“第65代”自居。

第三位是第七世章嘉(章嘉呼圖克圖)

在1949年赴台的眾多高僧中,最有名的無疑就是第七世章嘉活佛(章嘉呼圖克圖)了。按照藏傳佛教的轉世世系,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章嘉呼圖克圖被稱為藏傳佛教四大活佛(黃教四大教主)。其中前兩者分掌前藏後藏,哲布尊丹巴曾為外蒙古政教合一的領袖,而章嘉則為藏傳佛教在內蒙古的最高活佛。

台灣旅遊歷史

第七世章嘉、章嘉呼圖克圖(圖片:攝於1957年前)

據傳說,第一世的章嘉呼圖克圖阿羅漢尊達,為釋迦文佛的弟子,降生印度,四世以前都轉世在印度,五世以後轉世在西藏和青海。從十三世轉世以後,始稱章嘉活佛,即為一世章嘉活佛。章嘉一世阿噶旺羅布桑卻拉丹,生於宗喀,23歲從達賴五世受具足戒。

七世羅桑般殿丹畢蓉梅,1949年由成都乘機隨國民政府抵達台灣,1957年在台北圓寂,據傳七世章嘉圓寂前曾親筆簽署在“反攻大陸”以前不再轉世,故中華民國在此之後未再認定章嘉轉世系統。

除了藏傳佛教的活佛之外,隨蔣來台的漢傳佛教高僧也為數不少,計有智光法師、南亭法師、道源法師、戒源法師、默如法師、妙然法師等,而其中尤以繼八世章嘉之後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的白聖法師最為出名。在章嘉活佛和白聖法師等高僧大德的弘法努力之後,今日的台灣已是華人地區中的佛教希望所在,佛教信眾已達五百多萬。

當我們談論中華文化在台灣時,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胡適、錢穆、傅斯年們,在那個大江大海的年代裡,還有他們,也來了台灣。

三孔:曲阜的孔廟、孔林、孔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zh_TW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