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存档:平双贡
三貂岭-宽哥那边咖啡
【三貂岭】 【森林疗愈系】 【宽哥那边咖啡、目丘】 【目丘】 【宽哥那边咖啡】 东北角餐饮一哥宽哥的建物特色实在太有味道, 真心喜爱, 也有带一些放荡不羁的好朋友们专程来这用餐,几乎来到这儿都爱上这儿。 自牡丹经三貂岭隧道后,右转往三貂车站岭的方向,三貂岭只有一条路,想去哪? 顺着「鱼寮路」走就对了。 「宽哥那里」是一间改造的老屋中, 保留废墟的时代感,与山景完美结合,在宁静的小山城中提供义大利料理,近日又推出虹吸式咖啡,成为山中秘店。 这是随心所欲打造的宽式风格。 说起这家店,就得从人称「宽哥」的阿宽说起。 宽哥曾为板模工人,一回在诚品看到国外的咖啡书而深深着迷,带着一股赤热的心来到九份山城开起咖啡摊,再转往金瓜石,他随
May
东北角三貂岭读书馆
【东北角三貂岭读书馆】 【来自香港的深山读书馆】 【Wo Gwong禾炚】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wo-gwong 来自香港的深山读书馆,宛如个人工作室; 数次经过未见开门营业,今有缘一访。 香港人打造的一人一猫空间,有古早马赛克浴缸,架上除了香港相关书籍亦有禾炚香港图书馆主理人制作的陶艺,这儿就在三貂岭宽哥那边的对面。 「深山里的香港图书馆」是 Wo Gwong 禾炚在粉丝页中的自我简介。 禾炚开在台湾唯一没有道路可抵达的三貂岭车站附近,就在这扇窄小的玻璃门后面,藏着一间开在台湾北部深山、以香港为主题的图书馆。而它的前身,是一处矿坑附近、废弃了几十年的澡堂。 图书馆空间只有方寸之大,但对于主理人阿燊来说,位置及空间都刚刚好,这里不仅有关于香港的书,还有陶器、展览,以及阿燊对于自由的向往! 内置书上贴有禾炚主理人阿燊手写的介绍语,包每上架一本新书,阿燊就会在粉丝页上积极推荐。
May
【淡兰古道中与马偕相遇,马偕的宣教之路】
【东北角道今昔外传(十八)】 「我的挑夫扛着衣服药品以及书籍陪我前往布道旅行。进入每一个村庄以及部落,进入每一个城市与聚落」。这是《马偕日记》中的一段话。 日记有段美丽文字:「在傍晚进入顶双溪这美丽的汉人乡镇,该镇位于两条涌流不息的溪水之间,远处有个山谷、看起来就像老苏格兰的幽谷。」 1872年3月7日,来自加拿大马偕博士远渡重洋来到台湾,迎接他的是一块圣教未萌,交通行旅皆极其不便的土地。 但看似蛮荒的土地,却是马偕博士建立深深情感归属、终其一身奉献事业,是最终长眠的土地。 马偕博士30年传教中,大部份都是透过和学生们一起「旅行」来宣教,徒步、乘船、搭火车,沿水系或山脉丘陵, 每一处便在人群聚集处替人拔蛀牙、传福音,一点一滴播下基督圣教种子。 在北宜铁路尚未开通,陆路交通也极其不便的年代,1872-1900年间,马偕博来往噶玛兰地区将近30次,而他所经之路,即为今日为人所知的「淡兰古道北路」! 马偕与东北角结缘,而三貂岭金字埤古道及草岭古道则是重返马偕宣教之路的重点,而次处马偕所建立的教会「双溪教会」、「宾威廉纪念教会」更是不要错过。 「宾威廉纪念教会」详情可见先前贴文 「三貂岭金字埤古道」,详情可见先前贴文 马偕穿越东北角进入兰,二十多年间不断来回这区域宣教,直到1900年5月行走完最后一趟。 所行路径大部份是淡水、基隆、暖暖、三貂岭古道、顶双溪、新社、草岭古道、大里、北关、头城、打马烟社。 可选取此段:三貂岭古道、顶双溪、新社、草岭古道、大里。去重现宣教之路。 徜徉身心感受重现顶双溪、新社的宣教之路。
Oct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