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横宜兰支线武陵梨山段】

【雪山武陵道今昔二】

中横宜兰支线武陵梨山段壮阔山景!

中横宜兰支线武陵梨山段|雪山武陵道今昔(二)

学生时代前往武陵农场,要自梨山搭乘公路局前往武陵农场,印象中山路迂回,但是所见均是大山群山环抱,不时云雾飘渺,不时又要与载着水果大卡车会车。
数年未至,这段武陵梨山段总是近乡情却。

武陵到梨山台7甲接台8中横主线
沿着浊水溪上游缓缓而行;
经环山、松茂部落至梨山,望去尽是果园,也有百岳登山步道的入口。

在台中和平区梨山里,梨山里由多种族群所混居而成的聚落,包括原住民、客家人、闽南人、荣民、军眷等,其中以和平区的梨山里、平等里,合称「大梨山地区」,是由梨山、松茂、佳阳、环山等四部落所构成生活圈。

梨山部落

梨山是从西部到东部的重要转运站,也是中部横贯公路开发最早、最热闹的风景区。
原居住在大甲溪左岸的台地上,
民国十四年移居梨山加油站稍西下方的坡地,不过光复后政府兴建中横公路,经过社址上方,路基下陷,族人认为不能久留,于民国五十二年分批散居梨山各处。

松茂部落

与梨山、佳阳、松茂部落合称斯拉茂(Slamaw)。
泰雅族起源—均来自宾斯布干(今南投仁爱乡瑞岩部落对面山处)。

祖先Klamang(戈喇,曼嗯)从分散之地Pins’gayan (宾斯,嘎雅嗯)带着他的子孙先迁移到Lamang部落(今合欢溪中游右上方溪边)、再迁移Cinqlangan部落(今南湖溪下游左方溪边)、Sirasic部落(今武陵农场)、Soruw(今大雪山13、14林班)、T’waqa(今大甲1516林班)Sinat部落(今台七甲线十三公里后方)Qalan yatux部落(今松茂产业道路中下方),历经约十次迁徙后,终于在1962年,经部落长老又商议、一致决议,为了交通便利,迁移至靠近公路的地方,今日所居住的方–Tabuk【松茂】。

佳阳部落

境内的「佳阳冲积扇」为冰河时期的产物,在地质上有重要意义。
佳阳部落旧称为卡摇(kayo)。日据时代,梨山的泰雅族人是反抗日本最顽强的一个部落,但后来日本人采取以蕃制蕃的方法,鼓动南投的原住民来攻击梨山的泰雅族人,因而造成原本的大部落因逃难被迫分成好几个小部落。日本人后来邀集了泰雅的勇士们到佳阳冲积扇去商谈议和,却在酒宴后集体杀害泰雅族人,以企图趁机收服梨山,但却未收成效,反而让泰雅族人更无法原谅日人的欺骗行为,经过了长久的反抗和挣扎,为了顾全部落安全,泰雅族人才于大正15年(民国15年)成为最后一个归化的原住民部落。
从屠杀事件发生后,佳阳冲积扇就成了泰雅族人口中的恶魔岛。

环山部落

环山日治时代又称「新社」,泰雅语则念为「Sqoyaw」。在众山守护中,成为脱俗的山谷部落,仿佛捧在手掌心上的明珠,为了让大家能够记住泰雅语的地名,当地人特别以Sqoyaw的发音帮环山部落取了一个美丽的新名字「诗歌谣」。
泰雅族猎人步道则需经由环山吊桥(司界兰溪吊桥,此为旧雪山登山口,自此上雪山为12.5公里),为雪山及志佳阳山 (志佳阳大山)登山步道起点,也是环山部落的护鱼区,护鱼步道由环山国小后方开始至环山吊桥为止,步道长约2公里,沿途可饱览高山河谷的自然生态。

此域是雪霸、太鲁阁国家公园的边陲;
公路望去、武陵四秀、雪山、佳阳山、大剑山……
享受群山环抱的畅快!开心如此接近望见中高海拔大山!

雪霸国家公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zh_TW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