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戰俘營在瓜山國小上方,也可由勸濟堂前往下行。

當漫步於祈堂老街往山下行,一個美麗的分號就是瓜山國小,瓜山國小十分引人注目,因為可以瞧見美麗的基隆山!

瓜山國小一百多年了,自礦山開山後,金瓜石人口漸增,極盛時期有3000多人,於1918年(大正七年)時初設立瑞芳公學校金瓜石分校,開啟礦山教育新頁,在1922年(大正11年)獨立為金瓜石公學校至今為金瓜石礦山基礎教育奠定根基。

現今校園古典型日晷儀、生態水池、校園整建紀念碑,最棒的是操場面對美麗基隆山山景,成了瓜山國小美麗的特色,有機會可順道一遊喔!

溫州遺移工故事

日治時期人口统計,瑞芳庄本地三萬人、日本人約一千人、 其次溫州、福州人約七八百人、多集中於金九一帶,因金瓜石開礦過程中,技術不高的工作,本地人不願做,所以多招募溫州人多單身青年,從基隆港上岸,大部份住在勸濟堂旁簡陋工寮,稱之為溫州寮。

與祈堂路房屋相比,只有長排屋舍,彼此相連,大多數單身溫州人擠在一間間小屋子共生生活,小空間儘可勉強躺下休息。

後來中日戰爭爆發,台灣及中國大陸往來中斷、一切以國防為重下,當地礦業設備被拆卸移作他用,榮景不再,許多溫州人也離開,只剩下溫州寮。

歷史九一八事變,中日關係急轉直下,華人招募不順,金瓜石當地溫州人有的去天堂,有的離開,溫州寮也慢慢空了,後來就將溫州寮改建成戰俘營。

二次大戰期間,日軍於東南亞勢如破竹,在中國、南洋各地殘酷殺戮,英軍潰敗在新加坡簽字投降後、就有外國人送到礦山。有英、美、澳大利亞、荷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全台南到北數十個戰俘營,金瓜石是當時全台最大。

戰俘面臨被集體殺戮命運,每日會帶到六坑工作,多從事扒土、推車、採礦的工作,熱氣濕氣重,溫度達五十度以上或,很多人生病,有兩位醫生但幾乎無可用醫療設備,死亡率很高。

戰爭末期,太平洋戰區美軍展開「跳蛙戰術」,逐一收復被日軍佔據島嶼。

有將領主張跳過菲律賓,直接攻打台灣; 就戰略而言,奪菲律賓不如攻佔台灣。但麥克阿瑟將軍主張奪回菲律賓,因他曾被日軍擊敗,倉皇逃離菲律賓。離開時, 他許諾過一句經典名言:「我一定會回來!」

麥克阿瑟英雄諾言,使台灣逃過一劫。

若美軍攻台,遭殃豈只金瓜石這幾百個戰俘而已,恐怕會大量影響台籍軍民。 

美在日本投下原子彈,太平洋戰争才告終;影響所有戰俘生命的命令未執行,金瓜石戰俘營內數千萬生命得以免於屠戮。

現今戰俘營是溫州寮舊址,如今只剩入口門柱,小片圍牆,只有空地及新建的戰俘紀念碑。

1997年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回到現址立碑紀念,每年11月舉行追思會,水金九園區的建設,現規劃為「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公園」。

漫步歷史廊道之地,珍惜和平也祈願世界和平!

有公車可停瓜山國小,穿過金水公路漫步和平紀念公園、可抵祈堂老街喔!上行過祈堂老街可至勸濟堂搭乘公車返程。

大家也可以分享漫步祈堂老街的美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zh_CNChinese (China)